小天鵝來了,衡山萱洲國家濕地公園成候鳥越冬幸福驛站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趙詩 向微 蔣鵬報道 眼下正值北方候鳥大規模南遷的黃金時節,湖南衡山萱洲國家濕地公園迎來了大批遷徙“客人”。小天鵝、中華秋沙鴨、灰鶴等珍稀候鳥紛紛在此停歇、覓食、越冬,為冬日的濕地增添了靈動生機,勾勒出一幅“鳥棲濕地、生態和諧”的冬日圖景。

(14只小天鵝在濕地淺灘旁覓食)
冬日的湖南衡山萱洲國家濕地公園,晨光熹微,水波瀲滟。湘江淺灘濕地間,14只小天鵝正悠然嬉戲。成年小天鵝身姿挺拔,頸項曲劃出優美的弧線;幾只灰褐色的亞成體天鵝則如同毛茸茸的絨球,緊隨父母左右。它們或低頭啄食水生植物,或展翅掠過水面,潔白的羽翼在暖陽下熠熠生輝。

(中華秋沙鴨在淺灘旁休憩)

(鴻雁與小天鵝共同在水面游玩)
與此同時,灰鶴、中華秋沙鴨、鴻雁等候鳥也先后飛抵湖南衡山萱洲國家濕地公園,在此開啟冬日棲息之旅。中華秋沙鴨時而在粼粼碧波中結伴嬉游,時而如離弦之箭般潛入水中捕食,激起圈圈漣漪;成群的灰鶴邁著修長的雙腿,在淺灘上氣定神閑地踱步覓食;鴻雁則在水面劃出清波,與小天鵝毗鄰而居。不同族裔的候鳥在此和諧共處,將這片濕地變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候鳥會客廳”。
“這些‘老朋友’的回歸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們萱洲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保護工作做得很到位,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鳥類它自然而然就來得多了些。下一步,我們將會繼續加強對生態環境的整治力度,讓這片水域成為更多候鳥的‘遷徙驛站’和‘安居家園’,讓鳥鳴聲聲成為濕地生態向好的生動注腳。”湖南衡山萱洲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科普宣教股股長趙娉表示。
據悉,湖南衡山萱洲國家濕地公園不僅是湘江流域重要生態廊道、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試驗區、湘江一級水功能保留區,更是全球候鳥遷徙的一條重要通道。近年來,伴隨著衡山萱洲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和濕地保護力度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鳥類、魚類把這里當成棲息之地。如今,該濕地每年鳥類數量呈現持續增長趨勢,鳥類種類從試點建設前的85種增加到了16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5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達28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