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開水龍頭,喝上“放心甜”,南岳區按下農村飲水提質“加速鍵”
編者按:根據省水利廳、市紀委監委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安排部署,開展農村飲水保障突出問題集中整治“突擊戰”,今年以來,各地落實整改工作方案取得明顯成效,農村飲水保障水平得到有力提升。為展現“突擊戰”開展以來的工作成效,市水利局組織各級媒體赴各縣市區進行現場采訪,開展系列報道。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許珂 唐朝暉報道 “以前靠山上引的水,下雨就渾,天旱就斷,洗個菜都得精打細算。”南岳區岳林村村民曠蘭花一邊擰開自家水龍頭,看著清澈水流注入不銹鋼盆,一邊向記者念叨起過去的日子。

▲岳林村村民曠蘭花家用上了干凈的自來水,農家樂生意日漸紅火
如今,這股從龍頭里穩穩流出的活水,不僅讓她告別了“儲水罐滿院放”的窘境,更讓她經營的農家樂迎來了新轉機——旺季時日均接待游客60余人,洗菜、洗碗、游客用水全不愁。
曠蘭花的生活變遷,源于南岳區今年精準推進的農村安全飲水提質工程。
針對岳林村地處景區深處、原有供水設施簡陋的問題,當地投入25余萬元啟動老塔圯安全飲水維修改造項目:沿著山路鋪設新管網,將山澗深處的優質水源引入新建的蓄水池;同時加裝減壓設備,解決了高處住戶水壓不足的難題;管網末端還增設了過濾裝置,進一步保障水質。

▲南岳山上新建蓄水池保障了山下村民用水充足
工程完工后,不僅覆蓋了村里2個村民小組、60余戶共200多位村民,景區公共廁所、周邊民宿的用水需求也得到了滿足。“現在打開水龍頭就有干凈水,再也不用為喝水犯愁了!”村民們說起這事,臉上滿是笑意。
這份“飲水安全感”,同樣送到了祝融峰腳下的紅旗小學。
“叮鈴鈴——”下課鈴聲一響,二年級的教室里立刻熱鬧起來。幾名同學拿著自己的水杯,有序地走到墻角的飲水機旁。
“我要接溫水!”“我也是!”只見孩子們輕輕按下按鈕,一股帶著淡淡甜味的溫水便流入杯中。“以前我們帶的水喝完了,只能等老師用暖瓶從食堂接水回來,又燙又不方便。”學生李子軒捧著水杯說,“現在教室里就有飲水機,隨時都能喝到干凈的水。”

▲小學生在教室就能飲上免費純凈水
曾幾何時,這所學校因飲水條件簡陋讓師生和家長們憂心忡忡。今年8月,南岳區投入12萬元專項經費,為學校量身打造了飲水保障系統——在教學樓頂安裝了1套集PP棉過濾、活性炭吸附、RO反滲透凈化于一體的水處理設備,能將自來水凈化至直飲標準;在1-6年級每個教室、教師辦公室、食堂都加裝了取水端口,出水口還能調節溫水、熱水,適配不同需求。

▲紅旗小學教學樓頂上新裝的水處理設備
“現在學校煮飯、炒菜都用凈化水,孩子們吃得更健康了!”校長謝德紅笑著說,“課間十分鐘,孩子們在教室就能接到溫度適宜的放心水,既安全又便捷。家長們也都說,政府這件事真是辦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不止岳林村和紅旗小學,今年以來,南岳區農業農村局(水利局)在區委區政府、區紀委指導下,深入開展農村飲水保障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精準排查出季節性缺水、管網老化、水質不達標等7個問題。為徹底破解民生難題,全區統籌180余萬元農村飲水安全專項資金,打出整改“組合拳”:更換及新鋪供水管道近18千米,解決部分村組供水不穩問題;新建17座標準化蓄水池與2口抗旱井,顯著緩解季節性缺水壓力;還為脫貧戶鉆建深井1口。此次整改直接解決90余人季節性缺水問題,提升570余人供水保障水平,累計惠及群眾逾5000人。
“目前,排查出的7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完畢。”南岳區農業農村局(水利局)副局長于樂勝表示,下一步,該局將持續完善監測整改機制,強化工程長效管護與人員隊伍建設,加大節水宣傳力度及技術推廣,加強水源保護與水池定期消毒清洗。確保到今年年底,全區農村規模化供水覆蓋率超91.8%、農村集中供水工程運行率保持100%,讓每一位村民、每一名師生都能喝上穩定水、干凈水、放心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