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情暖冬,曲藝同行——祁東縣殘疾人日間托養(yǎng)項目開展曲藝文化探索活動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李燕飛 記者趙福中報道 11月14日,祁東縣同德殘疾人日間托養(yǎng)服務中心內暖意融融,由社工團隊精心策劃的“溫情暖冬?曲藝同行——殘疾人文化探索與互動體驗活動”順利開展,23名服務對象在社工的全程陪護下,走進縣曲藝文化公園,在冬日暖陽中觸摸本土曲藝文脈,于清新空氣里感受自然生機,讓這個寒冬充滿別樣的溫暖與活力。

曲藝探索,讓本土文化暖潤心田
初冬時節(jié)的曲藝文化公園雖少了花葉絢爛,卻因一場特殊的“非遺課堂”顯得格外熱鬧。曲藝文化長廊的20余塊展板以“圖文+二維碼音頻”的形式,系統(tǒng)展示了祁東縣傳統(tǒng)曲藝“漁鼓道情”“祁劇”的發(fā)展歷程、經典曲目及非遺傳承人故事。同德社工提前做足功課,化身“文化講解員”,用通俗直白的語言為服務對象逐塊解讀。

“大家看這塊展板,左邊是漁鼓的道具圖,右邊是老藝人們在街頭表演的照片,咱們縣的漁鼓就是這樣一代代傳下來的”,社工小劉一邊指著展板上的內容,一邊用手機播放簡短的曲藝音頻,遇到服務對象提問“漁鼓的聲音為什么這么特別”,社工立刻解釋道,“因為它的鼓身是竹筒做的,敲起來會有渾厚的共鳴聲”。“這些圖文一看就懂,社工講得更明白,我總算知道小時候聽過的調子叫漁鼓了”,服務對象小李湊在展板前,用手指著上面的唱詞片段,認真地和身邊的社工交流,臉上滿是收獲的喜悅。

自然療愈,在暖陽中釋放身心
當天恰逢晴朗天氣,冬日暖陽灑在公園的草坪,松柏依舊蒼翠,成片的楓葉褪去青綠,染上熱烈的赤紅,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點綴在林間。社工帶領服務對象沿著防滑步道漫步,一邊介紹路邊的植物特性,一邊引導大家感受冬日自然的獨特魅力——“大家聽,這是喜鵲的叫聲,冬天能看到它們特別吉祥”“竹葉冬季仍翠綠,竹子是常綠植物”。社工帶領殘疾人托養(yǎng)對象沿著平整步道漫步,一邊介紹路邊的植物特性,一邊引導大家感受初冬自然的獨特魅力。
“大家看,這銀杏葉像不像小扇子,風一吹特別好看”“這株冬青冬天也不落葉,是公園的‘常駐衛(wèi)士’呢”。在避風的觀景臺,社工組織大家開展輕度互動游戲,有的結伴拍照留念,有的圍坐在一起分享零食,還有的跟著社工學習簡單的養(yǎng)生操。“曬著太陽,聞著花香,心里敞亮多了”,服務對象佳文平時性格內向,此刻也主動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拍照成果。社工們則穿梭其中,及時關注大家的狀態(tài),記錄下一個個溫馨瞬間。

溫情相伴,定格冬日暖心記憶
活動全程,同德社工始終堅持“尊重自主、貼心陪伴”的原則,充分傾聽服務對象的需求:有人想多停留欣賞曲藝展品,社工便靈活調整行程;有人體力不支需要休息,立刻有人陪同前往休息區(qū)。返程路上,大家紛紛分享收獲,“今天不僅了解了曲藝文化,還交到了好朋友”“社工就像家人一樣,讓我們覺得特別受重視”。“將文化體驗與自然療愈結合,既豐富了服務對象的精神生活,也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祁東縣殘疾人日間托養(yǎng)服務中心項目主管表示,未來將持續(xù)以服務對象需求為導向,策劃更多貼合實際的暖冬主題活動,用專業(yè)服務傳遞溫情,讓每一位服務對象都能在關愛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