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中國丨扛牢新媒體時代的青年擔當
□柳文剛
11月11日至13日,2025中國新媒體大會在長沙啟幕。本次大會以“智能聚力 系統變革”為主題,精準錨定了新媒體行業的發展航向。而青年論壇等平行論壇的設置亮點紛呈,5位“新媒體人”以開放麥即興開場,8位一線新聞青年進行主題演講,更讓“青年擔當”成為大會熱議的重要議題。
當代青年成長于數字浪潮之中,對短視頻、直播、AI工具等新業態、新技術具有天然的敏感度與駕馭力。在新媒體領域,青年總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新技術、開辟新場景。從利用VR技術復刻紅色場景,到依托即夢AI“數字人”開展創作;從通過直播帶貨激活消費潛能,到借助虛擬互動拓寬傳播邊界,青年讓新媒體成為表達自我、連接世界的核心載體。作為新媒體領域的主力軍與最廣泛受眾,青年理應扛起時代責任大旗,當好傳播主流價值、凈化網絡生態、推動系統變革的核心力量,為構建主流輿論新格局注入澎湃青春動能。
扛牢新媒體時代的青年擔當,首要在于堅守正能量傳播的價值底色,讓網絡空間始終充盈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正能量從非空洞的口號,而是具象化于新媒體的內容創作與傳播實踐中。年輕博主用AI技術實現八路軍老戰士與已故老班長的“跨時空重逢”,引發全網情感共振;“人民海軍”新媒體平臺推出原創MV,以輕量化、趣味性表達在青年群體中傳遞強軍自豪感。這些案例清晰證明,正能量內容絕非枯燥的說教,新時代中國故事既包含大國重器的輝煌成就,更涵蓋市井煙火的溫暖瞬間。新媒體青年唯有立足真實生活,以筆為媒、以鏡為眼,記錄身邊的堅守、奉獻與奮斗故事,用有溫度、有筋骨、有正氣的內容找準情感共鳴點與文化契合點,才能使理想信念、家國情懷在網絡空間落地生根,讓正能量收獲大流量、凝聚大共識。
但需清醒看到,當前“流量至上”的畸形導向催生諸多行業亂象。部分自媒體以“標題黨”博眼球,用低俗內容沖擊公序良俗,污染網絡生態;少數賬號炮制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等虛假信息,誤導公眾認知并引發社會焦慮。這些問題既是對行業發展的考驗,更是對青年從業者價值判斷的檢驗。面對亂象,新媒體青年需主動提升信息甄別能力,善用數據檢索、圖像識別等技術核實信息來源、驗證內容真偽,堅決不做謠言擴散的“接力棒”;更要樹立鮮明立場,面對網絡謠言、惡意炒作、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言論,敢于亮劍發聲,用事實依據澄清謬誤,用理性表達引導輿論,以實際行動抵制畸形導向,守護風清氣正的網絡家園。
步入AI智能時代,青年更應成為AI賦能新媒體的先行者。2025中國新媒體大會上,人工智能前沿產品集中發布、數字人與機器人精彩亮相,昭示著AI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媒體青年在借助AI工具優化文案腳本、提升創作效率的同時,必須警惕技術“雙刃劍”帶來的內容同質化、知識產權爭議等風險。需明確,AI終究是創新工具而非替代者,無論是依托大數據洞察受眾需求,還是借助AI優化內容呈現形式,核心創作過程需始終以青年自身的創意靈感、審美判斷與價值堅守為引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AI賦能內容創新、助力價值傳播,讓技術紅利轉化為新媒體發展的正向動能。
“智能聚力 系統變革”的時代號角已然吹響,新媒體青年唯有堅持守正創新理念,在流量浪潮中站穩腳跟,在技術變革中把準方向,用陽光、理性、正義的青春聲音占據網絡空間主陣地,方能扛牢新時代網絡強國建設的歷史使命,在新媒體發展的時代考卷上寫下無愧于青春、無愧于時代的答卷。
(好評中國系列評論欄目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