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區:黨建引領聚合力 履職為民譜新篇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唐彩虹報道 近年來,衡陽市蒸湘區政協牢牢把握黨建引領政協工作核心方向,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履職實效,創新構建“黨建+提案賦能”“黨建+協商聚智”“黨建+監督護航”“黨建+議政聚力”多維履職體系,以更具溫度與活力的融合路徑,實現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為建設蒸湘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政協動能。
黨建+提案賦能,把“紙上建議”變成“民生實景”

▲學生在大立實驗小學操場與AI互動跳操
“提案不僅要‘辦得了’,更要‘辦得好、辦得實’,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這是蒸湘區政協在提案辦理工作中的核心共識。區政協以黨建為引領健全提案辦理機制,形成“提、立、辦、督、評”閉環管理。
近期,區政協圍繞五屆五次會議重點提案開展協商督辦,在呆鷹嶺中學、大立實驗小學,AI互動跳操等健康校園建設成果顯著;學院路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溫馨場景,彰顯養老難題提案的落地實效。區政協將強化重點提案示范帶動作用,加速成果轉化,通過健全督辦機制確保提案辦實辦好,將“金點子”轉化為發展“金鑰匙”。
此外,“加強校園無障礙設施建設”“優化養老服務創新與提升”等提案也落地見效。據悉,2025年交辦的73件提案已全部辦復,辦復率和滿意率均達100%。
黨建+協商聚智,讓“議事廳”直通“百姓心”

▲“蒸情對對碰”屋場懇談會
“以前遇到問題不知道找誰反映,現在‘蒸情對對碰’議事會開到了屋場坪,委員和部門負責人坐在身邊聽意見,問題當場就能列清單、定方案!”基層群眾在“蒸情對對碰”懇談會上的發言,道出了蒸湘區協商議事品牌的民生溫度。
蒸湘區政協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協“1453”履職總要求和市政協“船山議事廳”品牌建設機制,以黨建為紐帶打造“蒸情對對碰”——“船山議事廳蒸湘分廳”特色協商平臺,將黨支部建在議事平臺上,把協商現場設在田間地頭、社區廣場、校園車間,推動“固定議事”向“流動議事”延伸。全區鎮(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積極吸納黨員委員、基層黨員干部、行業骨干黨員組成“協商議事先鋒隊”,圍繞群眾關心的“銀發經濟和健康養老”“職工普惠托育”“校園食品安全”等議題開展協商活動,收集大量意見建議,助推解決多個突出民生問題。
在“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專題議事會上,黨員委員帶頭深入田間調研,聯合農業農村、生態環保、鎮村等單位黨員干部現場解讀政策,制定針對性解決方案,既實現了秸稈合理處置,又為農戶的耕地保護提供更優方案;在社區“健康服務+議事”活動中,醫衛界黨員委員牽頭開展義診,同時圍繞“社區養老服務站建設”與居民、街道干部面對面協商,確定服務站選址和運營方案,切實回應群眾養老需求。
黨建+監督護航,用“精準督”守護“民生利”

▲區政協委員參加改善生態環境專項民主監督活動
蒸湘區政協以黨建為引領,構建“黨員委員牽頭、各界別委員參與、專業化監督”的民主監督體系,聚焦政策落實、重點項目推進、民生實事辦理等關鍵領域精準發力,將協商貫穿監督全過程;向全區20個部門委派58名民主監督員,推動民主監督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對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等部門,委員通過出席聽證會、現場旁聽、座談協商等方式獻計出力,監督改進部門工作。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小區物業管理亂象,監督小組推動住建部門強化管理力量,增設鎮街、社區物業工作站所及專干;推動出臺《蒸湘區物業糾紛調解辦法》,建立行業協會和三級調解機制,吸納專業人士成立調解工作室,有效化解物業業主矛盾。同時,將民主監督與提案辦理、協商議事有機結合,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轉化為提案或協商議題,形成“監督—反饋—整改—跟蹤落實”良性循環。
黨建+議政聚力,以“金點子”服務“大發展”

▲組織委員走進企業、深入基層開展專題調研和座談
區政協始終把參政議政作為核心職能,以黨建凝聚參政議政合力,引導委員緊扣蒸湘區“五區”建設、“五業”發展等中心工作,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定期組織委員走進企業、深入基層,開展專題調研和座談交流,全面掌握第一手資料。
圍繞基層治理、醫療保障、鄉村振興等重點主題,形成了《關于構建城區立體保潔工作和責任體系》《持續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和保障能力》等高質量調研報告,其中多項對策建議被區委、區政府納入相關發展規劃。政協委員提出的“關于打造蒸湘區多樣性夜市文化”“推動城文農旅融合發展”等提案,得到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并積極采納,為蒸湘高質量發展貢獻的積極。此外,通過“政協云”“微建議”等渠道,及時收集并反映群眾和企業的訴求建議,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深化“黨建+履職”模式,鍛造高素質政協隊伍

▲區政協組織委員學習培訓
蒸湘區政協始終將黨的建設貫穿隊伍建設全過程,以“清廉政協”建設為抓手,推動黨員委員爭當精準建言獻策的參謀員、講好蒸湘故事的宣傳員、決策部署落實的監督員、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員、忠實履職的示范員。
區政協持續開展“黨建+履職”專題培訓、紅色教育等活動,強化委員政治認同;推行“三聯工作”機制,共同參與調研協商、提案撰寫,形成協同履職合力;在“9.21委員活動日”期間,黨員委員帶頭參與“法律咨詢”“醫療義診”等志愿服務活動,帶動全體委員下沉基層履職,形成“黨建引領、全員參與、服務全局”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蒸湘區政協將繼續深化黨建與業務融合路徑,以更高標準推進提案賦能、協商聚智、監督護航、議政聚力提質增效,讓政協履職始終與區委同心、與群眾同向、與發展同步,為蒸湘區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政協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