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衡陽盆地棉區棉花機收現場觀摩和機采棉關鍵栽培技術交流會?在衡陽縣召開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王勤 廖良秀 記者唐家華報道 近日,2025年衡陽盆地棉區棉花機收現場觀摩和機采棉關鍵栽培技術交流會在衡陽縣召開,直觀感受機采棉技術的先進性和實效性,總結交流機采棉關鍵栽培技術實踐經驗,共同探索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在衡陽縣臺源鎮群向村的千畝棉田里,棉桃競相綻放,吐出朵朵白絮。伴隨著陣陣轟鳴聲,只見一臺高約4米、寬近2米的采棉機,張開前方的2個大叉子駛進田中,大叉子內的幾十個螺紋鐵鉤不停旋轉,精準地將棉桃里的白花勾出,再通過強力風機吸走,最后聚攏在采棉機后面的大斗廂里。與會人員駐足觀摩,詳細了解棉花機收的操作流程、技術應用及設備運行情況,實地感受機采棉帶來的高效與便捷。
在隨后的交流會上,與會代表圍繞機采棉技術的推廣應用、現存挑戰及解決方案,展開了熱烈討論。與會專家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機采棉的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及田間管理等關鍵環節技術,為種植戶提供了寶貴的技術指導。衡陽盆地棉區種植戶代表分享了各自在棉花生產中的實踐經驗與面臨的挑戰。
會議指出,要狠抓品種選育,加大篩選培育F1代、F2代等適合機械化作業、抗病性強、社會品質優的棉花品種,不斷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棉花產量。要強化技術集成推廣,持續完善棉花全程機械化的生產模式,切實解決品種與農機不匹配、栽培與采收不同步的問題。要強化示范引導,大力建設一批高標準的機采棉核心示范區,通過現場會、交流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機采棉的技術優勢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廣大棉農和合作社的認可度與接受度。
據悉,近年來,作為全省棉花種植的重要區域,衡陽市積極探索棉花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在推動改良、農藝試配、技術集成、統防統治、設施集中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栽培技術經驗,有效推動了棉花種植面積、產量、總產及品質的穩步提升。其中,衡陽縣今年棉花種植面積已達6萬余畝,棉花畝產預計較往年增加40公斤,畝均直接增收200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