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朵朵棉花成為“致富花”
近日,在衡陽縣西渡鎮咸中亭村的臨時棉花收購點,棉農們駕駛三輪車,推著小板車,滿載新棉,來到收購點。衡陽安合農業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對棉花過磅稱重、登記信息、裝車運輸,秩序井然。
“今年棉花獲得好收成,朵朵棉花成為‘致富花’。”村民劉賢華種植了4畝多田棉花,產新棉500多斤。老人數著手里的鈔票,喜上眉梢。
這幾年,衡陽縣免費發放優質棉種、推廣輕簡化栽培模式,聘請安合農業作為第三方專業技術團隊,專家走進田間地頭,指導棉農做好棉田管理,推動棉花產業提質增效。
不戀虛名列夏花,潔身碧野布云霞。衡陽市土地條件好,水資源、熱量、降水量豐富,光照充足,光熱資源在棉花生產季節配合較好,棉花成為衡陽市傳統優勢產業。打造了“南有衡陽、北有安鄉”的湖南棉花高產創建典型。

晨光中,常寧市白沙鎮光榮村棉花基地,雪白的棉朵綴滿枝頭。數十名村民彎腰穿梭于田間,雙手飛快地將雪白的棉桃摘入袋中。光榮村通過科學規劃管控區土地用途,盤活了土地資源,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重提升。今年,該村棉花總產量突破60萬斤,棉田畝均收益600元左右。
走進蓬塘鄉官水村棉花基地,寬闊平整的綠色田地里,白茸茸的棉花破殼而出,一團團、一簇簇層層疊疊,沐浴在陽光下,靚麗多姿。一大早,20多名村民背著背簍,穿梭在地里忙著采摘棉花,一上午收摘了800多斤。
官水村常年光照和水源充足,適合棉花生長。該村通過“產業+農戶”的模式,發展棉花產業,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基地負責人龍昭軍說,“今年風調雨順,棉花長勢良好。政府提供種子、培訓和技術服務、統一收購,棉農放心省心。”

去年以來,常寧市積極爭取項目支持,在全市嚴格管控區推廣棉花種植,落實以獎代補、貸款優惠、保險、技術服務、統一收購等惠農措施,提高農民種植棉花的積極性。目前,該市已帶領1100余戶棉農實現產業增收,成功入選全省棉花大縣和嚴格管控區種植棉花示范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