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黨員徐燕燕:四十五年黨齡映初心 志愿服務“余熱”暖社區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李洋杰報道 在衡陽市蒸湘區蒸湘街道太平一社區,77歲的徐燕燕是居民們眼中最熟悉的身影。這位有著45年黨齡的老黨員,退休后始終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初心,20多年如一日扎根社區志愿服務一線,用掃帚、汗水與真誠,為社區環境“梳妝”,為鄰里糾紛“解結”,以“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熱忱,發揮“余熱”溫暖著整個社區。

掃帚作筆,街巷為卷,書寫“在路上”的堅守
“凌晨三四點的街道,我閉著眼睛都能摸到每一個角落。”徐燕燕的志愿服務始于2003年,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天安門廣場義工清理口香糖的場景,她便和老伴說:“他們清理口香糖,我就去社區清牛皮癬,一分錢不要,做個義工!”這一做,便是二十余載。

每天天未亮,徐燕燕的環衛車便穿梭在社區街巷,“唰唰”的掃地聲成了居民們晨起的“鬧鐘”。“路上一直走,才能看到哪里臟了、哪里堵了。”她總說,“我是社區一份子,社區的事就是我的事。”為了改善門店亂扔垃圾的問題,她自費買了20多個垃圾桶分發給商戶;2014年“七一”前夕,她又花3000元訂制流動垃圾保潔車,作為獻給社區黨支部的“特殊禮物”。從清掃路面到義務送水,從臨時頂替同事崗位到協調疏通下水道,社區里的大小“瑣事”,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我現在還年輕,生命不息戰斗不止!”面對旁人“年紀大了該歇歇”的勸說,徐燕燕總是笑著擺擺手。即便已近八旬,她依然精神矍鑠,推著環衛車的腳步依舊穩健,“只要社區需要,我就停不下來。”

黨員本色,先鋒引領,甘當社區“潤滑劑”
“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這是徐燕燕常掛在嘴邊的話。作為老黨員,她不僅是社區環境的“守護神”,更主動扛起化解鄰里矛盾的責任。
太平一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許金芳提起徐燕燕,滿是敬佩:“徐阿姨親民,是社區的老住戶,對家家戶戶的情況了如指掌。居民間有個摩擦,比如上次因機器噪聲引發的糾紛,她一到場,憑著多年積累的威望,三言兩語就能拉近和雙方的距離,幫我們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同時作為一名老黨員,她從不缺席黨組織活動,始終以高標準要求自己,是我們社區黨員的榜樣。”
在禁毒宣傳、安全生產排查等公益活動中,徐燕燕總是第一個報名。她常說:“黨員就得沖在前,這點‘余熱’不用在正道上,留著干啥?”
榜樣力量,帶動一片,凝聚社區“向心力”
“徐燕燕經常帶領我們這些老同事、老街坊參加社區志愿服務,她以身作則,身邊人都受她影響。”社區居民譚青苗說,起初大家只是看她一個人忙,后來慢慢被她的堅持打動,紛紛加入清掃、宣傳的隊伍,“她干活從不喊累,我們看著都佩服,跟著她做事,心里踏實。”
在徐燕燕的帶動下,太平一社區的環境衛生從“老大難”變成了“標桿”,居民的文明意識也日漸提升。而她的付出,早已被黨組織和群眾看在眼里:從蒸湘區勞動模范到衡陽市道德模范提名獎,從“湖南志愿服務最美志愿者”到“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一張張獎狀、一個個榮譽,是對她“平凡堅守”的最好注解。2021年建黨百年之際,她更是將多年勞動所得的5萬元作為“特殊黨費”上交,用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
“雖然我老了,但服務人民的熱情絲毫不減。”徐燕燕說,只要身體允許,她就會繼續推著環衛車走在社區的街巷里,繼續為鄰里搭把手、解難題。這位七旬老黨員用四十五年的黨齡與二十載的堅守證明:初心不因歲月褪色,“余熱”足以溫暖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