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中國|乘“新”而上 用“心”而為 讓正能量充盈輿論場
11月12日,以“智能聚力系統變革”為主題的2025中國新媒體大會在長沙開幕。大會通過設置“1+7+6”活動框架,搭建融合發展的合作橋梁、行業引領的權威平臺、精品展示的廣闊舞臺、人才交流的重要窗口、社會責任的聯動矩陣,成為團結引領新媒體及其從業人員、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和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全國性權威盛會,為促進新聞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信息化浪潮下,新聞輿論場上的“聚光燈”始終聚焦時代脈搏,“麥克風”持續傳遞奮進之聲。從創作主體的多元涌現、百家爭鳴,到作品內容的“花樣呈現”、百花齊放,各類評論文、短視頻、貼文海報等正能量作品一鍵直達;從受眾的多元化、年輕化,到輿論場的網絡化、平臺化,再到數據流、技術流的深度應用催生海量“爆款”……更多新媒體平臺“脫下舊長衫”,主動擁抱新技術,生動演繹著一場乘“新”而上、用“心”而為的發展實踐。
變與不變,辯證統一于媒體發展的全過程。對新媒體而言,“變”是順應時代的必然選擇,是技術的變革、路徑的變化,在準確“識變”中積極“應變”,在因時而變、因勢而變中打破原有的思維慣性和傳統認知,大膽突破怯于技術跨界的自我設限,樹牢“技術驅動”“創新驅動”理念,實現從“追著技術跑”到“領著技術干”的轉變。“不變”則是堅守初心的核心要義,為黨立言、為民發聲的情懷不能變,正向引導、正面宣傳的導向不能變,這是做好主流輿論引導、弘揚正能量的根與魂,在任何時候、任何場景都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動搖和改變。
技術賦能可裝上“翅膀”,但內容為王仍為首要。“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主流媒體拿的是“金話筒”,其傳播內容、時機和方式,直接影響社會關注焦點和公眾價值判斷,關乎思想統一和人心凝聚。堅守“內容為王”,以優質內容承載主流價值,才能在輿論場中站穩腳跟、掌握主動。
“思想的田野,真理不去占領,就會雜草叢生。”做好意識形態工作,變主流為主導,讓正能量充盈輿論場,關鍵在人。努力提升“人”的專業素養,以主流價值導向駕馭技術功能,讓技術為內容“錦上添花”。在文風改進上,少點長篇大論、多點“短實新”,少點“爹味式”說教、多點鮮活生動,多點“接地氣”、少點“大而空”。在作品創作上,追求有思想、有感情、有溫度的力作,有機融合內容、形式與技術,做到既“好吃”又“好看”,還能“好用”。在傳播方式上,牢記“話是說給人聽的,文章是寫給人看的”道理,精準對接受眾需求,讓報道既聲聲入耳又深入人心。
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構建主流輿論新格局,是“持久戰”亦是“攻堅戰”,亟需破解的難題還不少。長路雖不平坦,但氣勢不可擋。作為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既要聚焦新技術的掌握運用,更要將“小我”置身于新時代文化事業發展的“大我”之中,用心思考如何進一步乘“新”而上、用“心”而為,“主力軍”挺進“主戰場”,讓主旋律占據主陣地,讓正能量在輿論場風起云涌、繁花盛開,更具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潮涌湘江,媒聚星城。期待越來越多心懷理想、熱愛新聞事業的媒體人,在技術變革浪潮中“弄潮”前行、勇立“潮頭”,為推進事業高質量發展凝聚磅礴力量。











